近年來,廣元市總工會經審會認真落實“全面審計、下審一級”要求,對縣(區)總工會、集團(公司)工會每年必審,并推動向基層工會拓展延伸,充分發揮了經審組織的監督作用。市總經審會連續五年榮獲“全省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先進單位”,市、縣(區)工會經審會實施的7個項目先后被全總、省總評為“優秀審計項目”。
堅持“三個拓展”,主動擔當作為。找準服務工會全局工作的著力點,不斷拓展經審監督的對象、項目和內容。一是拓展審查審計對象。以構建常態化經審監督為抓手,不斷推進經審對象向縱深拓展,既實現了對市縣(區)、鄉鎮(街道)及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縱向覆蓋,又實現了本級工會、直屬事業單位、產業(集團)工會和企業工會橫向覆蓋,做到了“工會經濟活動開展到哪里,審計監督工作就跟進到哪里”。二是拓展審查審計項目。以保障基層、服務職工為切入點,堅持將工會一切經濟活動納入經審監督范圍的總體要求,密切關注工會經費的“收、管、用”,常態化加大對經費預算管理、內部控制運行和重大項目、大額資金審計力度,注重向“四季送”、勞?!叭稹?、普惠服務等項目資金的管理使用等關鍵環節發力,積極提出審計意見建議,切實保障??顚S?,增強了服務職工的實效性。三是拓展審查審計內容。以深化工會改革創新為方向,全過程參與工會經費預決算、財務收支、各項專項資金使用等審查審計,督促指導各級工會按照相關要求對經費收入、使用方向和內部控制、風險管控、合同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加大審查監督,促進了全市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實現“三個突破”,提升經審質效。認真貫徹落實全總、省總關于經審工作有關要求,牢牢抓住新時期新階段工會審查審計監督工作重點。一是重大政策落實審計監督實現新突破。審查審計重點堅持政策落實與資金使用并重,加強對工會系統脫貧攻堅、職工解困脫困、新冠疫情防控、小微企業工會經費返還等政策措施落實及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審查監督,實行重大政策跟蹤審計,確保黨委政府各項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落實。持續緊盯中央“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跟蹤督促市委市政府“過緊日子”十三條規定落實見效,持續關注“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津貼補貼等經費支出情況,提倡厲行節約、注重廉潔高效,為促進工會系統從嚴管黨治會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審計督查覆蓋實現新突破。以審計意見和建議落實情況為重點,壓實壓緊整改責任,明確提出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督促被審計單位按期報送書面整改報告,認真實施審計整改回訪,切實發揮“審幫促”作用。2017年以來,各縣區、市產業、集團公司工會經審組織共實施對下審計項目727個,提出整改意見建議1377條,整改落實1105條,整改率達80.25%,有效保障了工會經費依法收繳、規范管理和合規使用。三是績效審計試行實現新突破。積極探索試行對縣(區)工會專項資金進行績效審計,客觀真實評價縣(區)工會專項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項目完成進度和經濟社會效益,確保專項資金的使用流程、過程表現更加清晰,促使被審計單位探索形成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
強化“三個建設”,著力固本強基。從組織建設、隊伍和制度機制建設等方面著力,全面推進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一是強化制度機制建設。修訂完善《廣元市總工會經審會會議制度》《廣元市工會經審干部廉潔自律規定》《廣元市總工會經審工作檔案管理制度》等辦法規定,形成了以經審管理、審計質量控制、審計結果運用為重點的經審制度體系,為開展審計工作提供了執業標準和操作規范,有效地提升了經審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二是強化經審組織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工會經審組織,形成了覆蓋全市工會的經審組織網絡,各級工會經審委員中具有審計、財務專業知識的人員達到三分之二以上。充分借助社會審計力量、聘請特邀審計員,初步形成以經審組織為主體、社會審計力量為輔助、特邀審計員隊伍為補充的審計隊伍新格局。三是強化隊伍素質建設。積極探索適應基層經審工作的方式方法,組織開展學習提能、以審代訓、線上交流、實例講解等業務培訓,總結推廣基層工會經驗做法,抽派經審干部參與省總、市總工會審計項目,增強經審干部學習交流,有效地提升了全市經審干部隊伍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市總經審辦)